欢迎来到产园帮!
关于我们
租购咨询热线
400-969-9082

  湖南浏阳生物医药园:位于省会长沙的东郊(浏阳市洞阳镇),距长沙35公里,是湖南省“319”经济走廊的核心区,处于长株潭一体化经济圈枢纽带上。

  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总体规划面积45.4平方公里,由广州科学城、天河科技园、黄花岗科技园、民营科技园、南沙资讯科技园和广州生物岛组成。建区十多年来,广州高新区在科技部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大力推进园区创业环境和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引进科技项目产业化和国际化,较好地发挥了带动、示范、辐射功能作用。2002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377.49亿元,比上年增长40.74%;实现利税29.68亿元,比上年增长10.09%;工业总产值259.18亿元,比上年增长51.74%;外贸出口5.7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1倍; 固定资产投资21.4亿,比上年增长1.13倍,其中基础设施投资13.11亿元,比上年增长了1.17倍。

  一是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已建成国家级留学人员广州创业园、国家级天河软件园、广东软件园(国家“863”软件基地)、广州国际企业孵化器、黄花岗信息园、南沙科技资讯园、“863”计划项目成果产业化基地、科学城科技创新基地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8个,孵化场地面积30多万平方米,在孵企业1367家。建成各类技术工程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150个。广州高新区已是广州市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

  二是集聚和发展了一大批高新科技项目。广州高新区共有各类科技企业2000多家。其中广州高新区的民营科技企业占广州市民营科技企业总数的80%。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392家,占广州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85.4%。聚集了金鹏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南方高科有限公司、广州新太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迪森热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广洋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一大批在行业内知名的企业。高新区已是广州市科技创业的重要源泉,是广州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

  三是科技项目产业化成果显著。广州高新区科技企业共实施国家、省、市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600多项。其中火炬计划项目146项。如广东天普公司的尿激酶、广州新太公司的112电话查障系统等几十项科技成果获得省市的科技进步奖、突出贡献奖等各类科技奖励。同时科技项目产业化规模不断扩大,全区基本形成软件、计算机、通讯、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全区产值超亿元的科技企业达62家。这些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在为企业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广州市的经济发展产生明显的推动作用,为广州市的经济结构调整作出了贡献。广州高新区已经成为广州市实施国家、省、市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的重要基地、成为推动广州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区域和广州市依靠科技发展经济的重要推动力量。

  四是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2002年全区共实现出口5.7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1倍。合同引进外资1.2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8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1倍。2003年上半年高新区又实现出口3.8亿美元,同比增长44%;合同利用外资9216万美元,同比增长1.46倍。高新区与国际的科技和经济交流正在迅速发展,已经成为广州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和利用外资的又一个新的正在快速增长的热点。

  广东湛江临港工业园区(以下简称“临港工业园”)位于湛江市霞山区南部,毗邻湛江港霞山港区,现规划面积为1560公顷,首期开发1000公顷。

  扬州化工产业园区规划在仪征市西南侧,东至仪征胥浦河,南至长江黄金水道,西至南京六合区,北至宁通高速公路,规划面积62平方公里,分设原料工业区、仪征化纤厂区、精细化工区、物流仓储区、公用工程区、生态建设区和生活配套区等七大区域,实行一次规划、分期实施,有序建设、滚动发展。

  2014年, 宜兴陶瓷产业园构建以陶瓷和非金属材料制造产业为主、机电冶金等产业为辅的现代产业新格局。全年工业应税销售收入160.5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应税销售收入141.24亿元。到位注册外资437.6万美元,自营出口创汇3.9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75%。工业后劲投入21.24亿元,比上年增长17%。流通应税销售收入24.48亿元。无锡市瑞尔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市海科耐火材料制品有限公司的2个重点项目竣工达产。至年底,入园企业500多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企业3家。举办“千人计划”专家丁蜀行活动。开展校企对接活动,提升产学研合作深度和广度。加强服务企业意识,组织企业参加北京耐火材料展、上海国际陶瓷工业展等国内经贸交流活动。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国内市场,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装备,提升园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陶瓷产业园区被评为江苏省知识产权试点园区。

  1993年5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面积为9.9平方公里,位于广州市最南端珠江出伶仃洋虎门水道的西岸,地处珠江三角洲几何中心,方圆100公里范围内拥有珠江三角洲的城市群。同年7月8日,中共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委员会、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挂牌。2001年8月21日,广州南沙开发区建设指挥部由广州市委、市政府批准成立,为广州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全权负责开发区范围内的规划、用地、开发、建设、管理以及招商引资等工作,具有广州市市级审批管理权限。2004年3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商务部、国土资源部和建设部同意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扩大规划范围,扩区面积增加17.7平方公里,开发区总面积为27.6平方公里。

  2008年3月,经广州市委、市政府批准,不再保留广州南沙开发区建设指挥部和原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重新成立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与广东南沙出口加工区管理委员会合署办公),承担广州南沙开发区建设指挥部管理职能,统一管理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南沙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广东南沙出口加工区。同年4月18日,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广东南沙出口加工区的党工委、管委会、纪工委等6个机构正式挂牌。

  2008年,南沙开发建设确立“以港口码头为中心,交通运输、工业加工和旅游服务齐发展,努力建设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环境优美、文明发达、面向世界的综合性现代化海滨新城”为目标,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为措施,进一步加快南沙开发进程。2008年,南沙开发区(南沙区)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3.45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1001.2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5.5亿美元,外贸进出口总值53.15亿美元。

  硅谷动力·清湖园坐落于深圳市宝安区龙华街道办北面的清湖村,处于机荷高速与梅观高速公路相交处。科技园背倚青翠山,门临观澜河,步入园区便有到灵秀佳境,生欢喜心情的愉悦感受。

  清湖科技园总占地面积10.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8万平方米,建筑容积率为1.6,绿化覆盖率达30.2%。现有24栋厂房7栋宿舍3栋综合楼,停车位223个。

  园区有以“一环四纵五横”为主干线的网络区路。主干区路路幅50米,一般区路为30米。全为高等级水泥路面,并直达各厂房门口,企业装卸货物方便。每层厂房有配套库房和完备的消防安全设施。园内水泥大道直达各厂房门口,车辆装卸货物极为方便。为适应供电用水之需,园内供电能力达10万KVA,DN400供水管及排水排污设备完善。

  江苏连云港化工产业园区是苏北地区唯一的省级化工园区,江苏省农药生产定点园区,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目前开发面积达16平方公里。东临黄海,南靠“苏北黄浦江”——灌河,北依省级排污通道——新沂河,地理区位优,环境容量大,人口密度低,发展空间广,是化工产业集聚发展的首选之地。园区定位为“绿色园区、创新园区、高效园区、和谐园区”。进区企业100余家,中国中化集团、日本迪爱生、韩国京仁洋行等国际知名企业先后进区兴办项目。全球最大蒽醌染料生产企业——江苏亚邦染料股份有限公司连云港分公司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建成投产达效。以重点企业为龙头,已形成农药、染料、医药、生物化工四条产业链,重点发展石化和大型造纸项目。企业产品远销日本、韩国、美国、欧洲、东南亚、南美等国家和地区。

  园区大力倡导清洁生产,致力推行循环经济,着力彰显产业特色,以严控单位GDP污染物排放量为准则,努力实现节能减排。在苏北省级园区中率先通过ISO“双体系认证”,在全省同类园区中率先建立有机毒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示范基地,在全省率先实现环保、安全足不出户先进监管的环保“灌南模式”。

  园区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联合,提升项目引进、企业管理、园区开发的层次,同时实现科研成果的迅速转化。目前已与南京大学、中国化工信息中心等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成立了专家咨询组,为园区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科技支撑。

  广东梅州蕉华工业园区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北端,2006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确立为省级开发区,总面积26.04平方公里,首期规划面积2.02平方公里,园区内土地全部是国有土地。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完善,205国道贯穿其中,天汕高速公路在园区南北部1公里处均设有出入口。园区按照“产业特色化、城镇精品化、环境生态化”的目标,“产城联动、三产互动、融合发展”的思路,以及“做大做强新型工业、突出发展商贸物流和生态旅游、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发展方向,努力建成辐射粤闽赣的生态工业新城。

深圳高新区始建于1996年9月,规划面积11.5平方公里,是国家“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六家试点园区之一,是“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 2008年,高新区在占全市不到0.6%的土地上,实现工业总产值2249.78亿元,同比增长17.60%,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4.19%;高新技术产品产值2134.07亿元,同比增长17.51%,占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23.36%;工业增加值490.33亿元,同比增长22.99%,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13.55%;出口112.31亿美元;实现税收119.78亿元。

硅谷动力·射频科技园坐落于深圳市宝安区观澜街道办的大水坑村,处于机荷高速与梅观高速公路相交处,南接梅观高速,东连观光路,西通大外环路,居泗黎路南端西侧,与平安金融学院隔路相望。 园区内道路宽广,绿草成荫,内建有苏州式园林,亭、台、楼、榭带你重游西湖感受中国园林之美。闲暇时邀一帮好友,品茗茶,谈笑间感悟经营精髓,灵感油然而生,企业难题迎刃而解。 射频科技园总占地面积2.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建筑容积率为1.69,绿化覆盖率达25.3%。现有3栋厂房,2栋宿舍,1栋公寓楼,停车位92个。园区全为高等级水泥路面,并直达各厂房门口,企业装卸货物方便。每层厂房有配套库房和完备的消防安全设施。园内水泥大道直达各厂房门口,车辆装卸货物极为方便。以园区为半径的不到100公里的范围内,电子产品配套率达90%,大大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园区设有各类商铺、医务所、大型食堂、网吧、邮局、图书室、照相馆、桌球厅、歌舞厅、篮球场等,配套设施齐全,丰富了园区生活,提升了园区生活品质。

绥芬河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为,与俄罗斯联邦滨海边疆区接壤,边境线长27.5公里。 全市辖区,,1975 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省辖计划单列面积市。199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沿边扩大开放城市。1999年6月经中俄两国政府外交换文,设立绥芬河中俄互市贸易区。

  深圳科技工业园是我国大陆第一个科技园区,于1985年由深圳市政府和中国科学院共同创办。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深圳科技工业园成为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经过20年的开发建设,深圳科技工业园已成为投资环境优越、高新技术企业众多、科技开发实力雄厚、人才济济的科技园区。

  目前,园区拥有长城计算机、长城国际、珀金埃尔默、艾默生、康泰、科兴、长园新材料、金科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了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和机电一体化四大主导产业,成为深圳市计算机与通讯产品、生物工程制药、电子元器件的重要生产基地。

  深圳科技工业园总公司作为负责园区开发、管理、服务和高科技产业投资的集团公司,目前股东为深圳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北京中关村科学城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中科实业集团(控股)公司。

  深圳科技工业园总公司先后投资、孵化近六十家科技型企业。经过资本运作和产业调整之后,现有全资,参股企业十余家,主要集中在科技园区开发服务和高科技领域。其中,西甫、天鼎、意杰、金科等企业为高新技术企业,涉及新材料和新型电子元器件产业领域,主要产品包括改性工程塑料、有机硅材料及织物整理剂、铝合金辅助材料,有机和陶瓷PTC热敏材料、强磁材料、各类高精密金属膜电阻和晶体振荡器等。

  2006年8月,深圳市汽车电子创业园被市政府评为深圳市首家特色工业园,当时也是深圳市唯一一家汽车电子类特色工业园区,在深圳业界都引起轰动。距100万平米哈飞汽车整车生产基地和100万平米汽车零配件产业基地咫尺之遥。以哈飞汽车为轴心,汽车零配件园和汽车电子创业园为两翼的汽车产业带现已形成,为企业提供良好的产业链优势。同时作为全球电子产品的重要生产供应配套基地和出口基地,以深圳市汽车电子创业园为半径的不到100公里的范围内,电子产品配套率达90%,大大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园区未来规划建设汽车电子孵化器和专家公寓,以及其他共享的科技配套设施。并将依托园区产业聚集优势,不断推出活动促进园区企业交流,每年投入推广资金进行提升园区知名度,定期举行行业性国际国内的技术、信息、市场推广活动,为园区企业营造更多拓展机遇。

  深圳市汽车电子创业园总建筑面积18万㎡,占地面积15万㎡。园区有以“一环四纵五横”为主干线的网络区路。主干区路路幅50米,一般区路为30米。全为高等级水泥路面,并直达各厂房门口,企业装卸货物方便 。世界第一大GOLF球会,距园区仅3000米,国内外商务人士在此修养生息,以球会友,随时放松你紧绷的商务神经,工作生活张驰有道。深圳市汽车电子创业园交通四通八达,距深圳中心区仅20分钟车程,梅观、机荷高速的交叉枢纽地,快速通达广州、东莞、惠州等地,货物运输、客户往来顺畅快捷,为企业节省物流成本,带来更多商业机会。

  广东佛山禅城经济开发区于2003年4月由佛山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2006年8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核准成为省级经济开发区,是佛山市七大工业园区之一,也是佛山市唯一一家省级民营科技园。

肇东经济技术开发区是2001年7月经省外经贸厅批准创办的省级开发区,目前已有伊利集团、中石油管道燃气、黑龙江软件园、大庄园集团、希望饲料、温州一品、斯博莱德、济仕药业、汇丰兽药、双丰塑料、顺达葵花、冠阳集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落户开发区。

  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大庆市东城区,地处油田外围,南邻滨洲铁路,东接哈大高速公路,坐落在哈大齐工业走廊中部,区域总面积208.54平方公里,辖区居住人口12.5万人。大庆高新区于1992年4月动工建设,同年11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1995年以后,根据大庆产业发展的实际,分别辟建了“宏伟”、“兴化”和“林源”三个化工园区,经过发展建设,目前形成了“一区三园”的建设发展格局。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国务院批准成立的首批14个国家级开发区之一。从1984年到1989年的建设初期实现了较大发展,奠定了依靠自身积累实现滚动发展的基础。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中共十四大以来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引下,广州开发区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以引进外资为主,兴办工业项目为主,加工出口产品为主,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办区方针,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在建区初期的建设成果和以往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符合开发区特点和规律的发展新路子。

  1991~2000年的10年间,广州开发区依托其独特的区位优势、政策优势、体制优势,坚持以招商引资为龙头,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不断增创体制、开放和环境新优势,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综合经济实力和整体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发展成为一个投资环境比较完善、工业门类比较齐全、技术水平比较先进的现代化综合经济园区,逐渐成为境外投资者登陆国内市场的桥头堡和国内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跳板,较好地发挥了体制改革的“试验田”、对外开放的“窗口”、连接国内外市场的“桥梁”作用,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广州市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一个缩影。

  一、广州开发区位于广州市的东部,穗港澳黄金三角洲的中心地带,东南、西南与东莞市、广州市番禺区隔江相望,陆路与增城市、广州市黄埔区、白云区、天河区相邻。至2000年底,广州开发区规划面积已由1984年的9.6平方公里扩大到88.77平方公里,分成西区、东区(出口加工区)、永和经济区(广州台商投资区)和广州科学城4个区域。

  西区位于黄埔新港、珠江与东江和横河交汇的三角地带,规划面积9.6平方公里。经过十几年的开发建设,西区已发展成为配套设施完备的成熟工业园区。

  东区(出口加工区)位于广州市黄埔区南岗镇东部,广州开发区西区北面,由南片和北片构成。广州开发区原规划面积为9.6平方公里,因黄埔新港及珠江、东江各码头港区以及大蚝洲岛共占去广州开发区3平方公里的规划用地,广州开发区实际可开发的面积只有6.6平方公里,为解决用地不足的问题,广州开发区向国务院提出置换3平方公里土地的要求。1992年,经国务院正式批准同意置换。置换的3平方公里土地,发展为现在的东区南片。1992年广州市政府决定将云埔工业区中的4平方公里土地委托广州开发区进行开发管理,发展成为现在的东区北片。1995年,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将东区划归广州开发区全面管理,东区总规划面积7平方公里。2000年4月,国务院批准广州设立出口加工区,设立于广州开发区东区。经过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广州出口加工区于2001年3月30日正式揭牌,首期90万平方米正式封关运营。

  永和经济区(广州市台商投资区)位于增城市永和镇,于1993年经广州市政府批准成立,规划面积34.7平方公里。1995年,广州市政府决定以永和经济区为载体设立广州市台商投资区。同年,广东省政府正式批准永和经济区由广州开发区统一开发和管理。

  广州科学城位于广州市区东北部白云生态保护区边缘,距市中心约10公里,于1998年12月28日奠基,规划面积37.47平方公里。

  二、广州开发区地处中国最富庶、经济最活跃、购买力最强的珠江三角洲中心地带,毗邻港澳,背靠国内市场,面向世界,依托中国华南地区经济、文化、交通、信息、金融中心——广州市,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综合优势。

  (一)自然条件优越

  地质条件良好,不受台风正面冲击,无地震。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暖宜人,树木四季常青,全年鲜花盛开,绿化率高,生态优良,属于典型的山水城市风貌。

  (二)区位优势明显

  广州开发区地处被誉为“穗—深—港”黄金走廊的广汕公路、广深公路、广深高速公路、京珠高速公路、广惠高速公路、广深铁路的交通网络之中,通过这些道路,广州开发区可以进入珠江三角洲公路网并连接到全国交通网络。从广州开发区可以十分便捷地到达广州东站和广州火车站、白云国际机场。华南地区最大的集装箱码头黄埔新港就在广州开发区西区,新沙港与西区隔江相望。位于广州开发区西区的穗港东江客货运码头是国家一类口岸,通过珠江航道到香港约55海里,每天有高速喷射船往返穗港之间,通关便捷,航程为1个小时。区内海关实行网上报关,网上查验,1个工作日可以办妥通关手续,简单快捷。

  (三)管理机构精简

  1998年以来,广州开发区先后实现了与高新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的合署办公,实现了一套管理机构覆盖4个区域的管理。这种“四区合一”的管理体制,使得机构高度精简。广州开发区管委会享有市一级经济管理权限,外商投资项目的审批手续基本上可以在区内办妥。区管委会不断强化亲商、重商意识,推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对投资者实行优质服务承诺制,提供快捷周到的投资服务。

  (四)政策资源丰富

  广州开发区实行“四区合一”的独特管理体制,使4个国家级经济功能区实现了政策资源的整合,使广州开发区具有广泛、系统的优惠政策体系,可供外商选择的投资领域宽、政策空间大,有利于产品加工链条长、产业关联强、辐射带动效应大的产业发展,可以满足和适应外商投资多种产业领域的个性化、多元化需求,特别是国际大公司跨行业、跨领域的战略性投资需要。

  黑龙江九三经济开发区始建于2001年,由省政府批准建立,原名为黑龙江九三绿色产业经济技术开发区。2005年在全国整顿开发区工作中经国家发改委复审批准为省级开发区。开发区位于嫩江县、讷河市、五大连池市交界处的九三农垦分局局直地区。距齐加线九三火车站三公里,北京到加格达奇的111国道和鹤岗到嫩江的303省道从境内纵横穿过,交通便捷。开发区到附近各城镇的公路已全部实现硬化路面。九三经开区是个以绿色产业为支柱的开发区,依托农垦的绿色有机产品基地,实行产业化经营,形成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格局。近年来,建成了一批较大规模的龙头企业,有年加工30万吨甜菜的九三糖厂,有年加工40万吨大豆的九三油脂集团九三分公司,有年处理6万吨小麦的北大荒丰缘麦业集团九三分公司。九三油脂、北大荒丰缘麦业是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规模为5万锭的九三亚麻集团(一期工程已竣工投产,规模为1万锭),有年屠宰3万头肉牛的九三肉业,有年屠宰100万只肉羊的九三大洲肉联厂和年加工1万吨的沙棘饮料厂。这些企业和它们的产品已分别通过了ISO9000、ISO1400、JAS、OCLA等机构认证。大部分企业有自营进出口权。

  霍邱经济开发区位于霍邱县西北部,北临淮河,西与河南省相邻。面积41平方公里,8个行政村,分别为吴集、长山、环山、二堰、彭店、白庙、马圩、猫台;常住人口1.8万人。

点击加载更多
租购在线咨询
发送验证码
提交成功,专业顾问会尽快与您联系!
租购咨询热线 400-969-9082